搬砖小组 - 摸鱼不成 默默搬砖

A股今日整体走弱,成交额缩量,市场风偏下降,资金趋于节前观望。消费板块表现分化,IP经济、黄金首饰和食品饮料新消费领涨,但需精选个股。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突出,恒生医药ETF涨幅显著,估值处于低位,催化剂为即将召开的ASCO年会。化工板块因山东友道化学爆炸事故短期波动,但行业整体未走出困境。拼多多营收增长放缓,股价震荡。小米汽车放量推动营收增长,快手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港股市场持续吸引资金南下。

今天A股整体走得有点萎靡,各大指数全绿收跌,总量层面看没什么劲儿,全市场成交额再次缩量到1.02万亿,市场风偏持续往下掉,感觉不少资金已经提前进入节前观望状态。

按历史规律,风偏下降的时候资金爱往消费板块扎堆,但今天消费确实也还行,不过这一次跟传统买必选消费防守可不一样,这一次消费上涨的逻辑更多是港股强势带起来的映射效应,核心就三个方向:IP经济、黄金首饰和食品饮料的新消费品类。

IP 经济最猛的就是泡泡玛特了,股价持续性强得很,今天继续创新高。基本面看还在高速成长阶段,国内据说线下labubu的盲盒都已经买不到了;海外当前也在疯狂扩张,定价比国内高很多,所以利润率也高不少。公司预计今年海外收入要超过国内市场,成为全球性公司的架势越来越明显。

另外港股最近有好几家IP公司要上市,像卡游、52TOYS这些,上市预期把整个IP经济板块的热度都带起来了,A股交易映射逻辑是比较明显的。

接着是黄金首饰,港股核心龙头就是老铺黄金。现在金价横着公司的股价也横着,A股的首饰股算是跟涨吧。不过老铺黄金交易的核心是品牌,老公司是很难重塑他们在消费者里的固有印象的。

最后是食品饮料的新消费,今年最火的品类就是魔芋爽了,原本靠辣条打天下的卫龙已经靠魔芋爽走出了第二增长曲线。A股今天开始炒饮料新品概念,看了一圈大多都没基本面,参与的小心些。

总体看消费当下是已经触底了,现在是细分方向走出成长的时期,参与确实要精选个股。整个行业的贝塔机会还没有到,如果想大面积买消费还得耐心等等。

另外大家会跟消费一起看的是医药,今年创新药是真得火,港股医药是今年涨幅最大的行业,我们关注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已经涨32%了,相比恒科今年16%的涨幅,整整多了一倍。。

过去5年中国药企的积累从去年开始批量开花结果,细分下来有两类公司,一类是公司产品持续放量的,比如百济就是典型;另一类是BD出海,前两年大家看单笔规模还很小,最新的三生制药公告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创下了中国药企获得首付款的新高,这一出海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的。

绝大部分创新药都在港股,所以我们看创新药也看的是恒生医药ETF(159892)。ETF前十大有8个都是创新药的重点企业,剩下的两个是创新药产业链的公司,指数的贝塔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的。

恒生医药ETF前十大

从估值的角度上看,当下PE只有20多倍,是近三年几乎最低的水平,最近这一段时间估值是越涨越低的,因为成分股的业绩实在是太好了。

恒生医药ETF

接下来的关键催化剂是5月30号到6月3号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届时会有不少中国药企披露最新的临床数据,这几天市场已经根据摘要开始预期和price in了,如果后续数据是超预期的,那么市场还会持续反应,但如果不及预期就得注意兑现的风险了。

医药和消费的交易跟制造业和科技的节奏并不一样,这两个行业的机会一般演绎时间会更长,更加看基本面。我们在恒生医药上现在没有敞口,长期确实是机会,大伙要参与可以自己把握好节奏,找自己认为舒服的点上车。

1、山东高密友道化学有限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据说这个车间是生产农药中间体的,所以今天盘中草甘膦板块反馈非常剧烈。前几天跟小伙伴讨论草甘膦的机会还以为后续的刺激是孟山都的破产,没想到最后涨起来的原因居然是这个。

化工板块我们已经跟踪了一段时间了,但是行业确实没有走出来,可能是市场对于全球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有比较大的担忧。关税的谈判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可能还要过一两个月明朗以后市场才会更好做判断。

2、拼多多: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调整后的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169.16亿元,同比下降45%。市场对这一个利空的反应非常猛烈,盘前最低的时候已经给18%了,看来上一次在电话会里管理层给市场降低预期,就是看到了这一潜在的可能。

不过从图上看,拼多多周线级别就是持续震荡,跌到现在也没有跌破区间的下沿,后面大概率是继续维持震荡,直到其经营走出来。

3、三部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是这些年制造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有了AI大模型以后转型速度应该是加速的。这条线涉及的公司还是那些老的计算机公司,前段时间在电话会议里确实提到了有订单,但要兑现到利润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4、小米集团:一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8.9%,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小米汽车的放量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接下来YU7的上市会再次快速抬高公司的营收。

不过今天我才知道一个细节,原来小米手机的asp只有1200元,在国内确实高端化比较成功了,但是在海外依然是低端市场为主,公司的营收增长后续确实要靠非手机业务。

5、快手-W: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0.9%,平均日活跃用户创历史新高。快手是我们在香港比较关注的一个低估值资产, 一季度的基本面数据状态不错,可灵也开始形成了规模化的收入。

港股其实有非常多类似的资产,最近跟机构投资者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香港和港股市场了,资金南下的趋势还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