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小组 - 摸鱼不成 默默搬砖

市场对港股的偏好增强,港股生态优于A股,交易更不卷,行业龙头去港股上市推动供需两旺。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恒生红利ETF创新高,显示市场热度不减。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利好港交所,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扩大娱乐版图,申万宏源看好慢牛行情,万科A出售库存股反映资金压力。

今天上午市场开盘就大小分化,还以为小市值要先调整了,结果到了下午沪深300带头向下砸,大部分人都懵了,群里都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看盘中的反映市场是担心谈判出了一些问题,但当时伦敦时间才上午6点多,要吵架的人还没醒呢。直到收盘大家也没找出一个所以然来,最后和小伙伴讨论,感觉就是有某个大资金砸了以后的量化跟随现象。

高波资产我们已经躲开很长时间了,最近一直都在关注低位低波资产。我们高切低的时候搞的是恒生消费和钢铁,现在再看恒生消费确实被新消费带了起来,体验还不错,但钢铁这条线就一直没走出来。

这里固然有行业的因素,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最近跟小伙伴一起聊都明显有一个感受,港股市场比A股的生态好太多了。A股最近看着热闹,但结构有持续性的很少,风格指数持续新高的是微盘股指数,但大部分人是参与不进去的。

而港股交易层面没有A股那么卷,有基本面逻辑的机会演绎起来很有持续性,今年以来港股每个阶段都有主线,年初是AI科技,最近轮到了药,行业贝塔的轮动模式跟5年前的A股特别像,大家在这里面体验也比较舒服。

跟小伙伴交流为啥港股会比A股强,一位千亿大哥跟我们说了他的理解:H股贵的是因为稀缺,便宜的是有性价比,怎么看都要去买港股。。这说的真TM太有道理了,机构最近有一个风潮是港股优先原则,底层逻辑就是这个。

港股和A股的对比大伙儿一般都会看折溢价指数,从2018年开始A股相对港股是更好的,但在2024年出现了拐点。现在过去1年就已经出现宁德、药明、招行这种H股溢价的情况且如果这是一个长周期的变化,先不说港股全面溢价吧,港股的估值洼地填平是有可能的。

AH股溢价

现在大家讨论港股应该折价的原因是红利税,这块听小伙伴说保险买港股红利似乎是不受影响的,并且市场一直有红利税取消的传言,如果落地了那港股的估值会迅速修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各个行业的龙头现在都在推进去港股上市,结合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现在就是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在增量市场中的体验总体是比较好的。

港股相对强势的状态除了折溢价指数以外还有两个可观测的指标,一个是南下资金,最近这1个月买入速度是比之前慢了些,但只要还在持续流入,港股的增量环境就没有变化。

南向近期买入额

另一个是南下资金持续买的红利类资产。成长性资产的上涨需要产业事件的配合,由大环境推动上涨当下看就是红利类指数,底层逻辑是估值低带来的股息率性价比。恒生红利ETF(159726)是港股红利指数的典型代表,今天又创新高就说明买盘还没有断,长期趋势保持着港股就没啥问题。

我们当前在港股这边也有恒生消费和恒生国企这两个头寸,当前看肯定是会持续守住这两个品种的。港股的高波资产我们也会择机上车,希望懂王能再给一次TACO交易的机会吧。

1、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这次给深圳的政策还是蛮大的,对深圳的发展肯定是利好,这次我们注意到的是支持港交所的公司回深交所上市,这个还蛮有意思的,指不准未来能看到腾讯在A股上市了。

2、腾讯音乐拟12.6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的这一收购是继续扩大了市场份额,娱乐方向的版图是越来越大了。过去几年互联网大厂一直在收缩状态,最近确实看到他们开始重新扩张,无论是在AI的资本开支还是外延式的并购,这都说明行业已经重新进入顺周期的状态。

3、郑州:将暂停消费品以旧换新家电产品补贴申领。国补是有阶段性额度的,额度用完以后就要等下一批的额度发下来以后才会有,所以这里也不用过度解读,今年后面大多都会延续下来。重点要关注的是明年额度是否还能维持,这就等到四季度才有定论了。

4、申万宏源:本轮潜在牛市更可能演绎成“中国版慢牛”。无论是申万还是中信,策略层面都是看好今年下半年开启一轮较为长期的趋势慢牛行情,从逻辑上推演也应该是的,未来两年我们将会看到全球进入降息的阶段,国内存款利率已经非常低,资金搬家进权益市场是早晚的事。最近体验虽然不太好,但是长期的信心要保持好。

5、万科A:首次出售A股库存股2200万股,成交金额1.46亿元。库存股是公司回购以后放在公司账上的股票,这点估计不少人是不知道所以大家关注回购核心是看用途,只有注销才是真正的回购。万科做出这个动作看来确实是有现金压力,明天估计市场又得用脚投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