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小组 - 摸鱼不成 默默搬砖

雅下水电站投资1.2万亿,市场转向基建板块,水泥板块涨停。估值修复推动低估值价值股行情,关注钢铁、煤炭、央企改革ETF。政策方向和内卷反向影响行业利润。

周末,西藏雅下水电站最大新闻,传了2年的大项目终于落地了。1.2万亿的投资额,技术难度毫无疑问是前无古人,至于后面还有没有来者,我们感觉也很难了。。

今天市场很给力,西藏基建板块全面涨停,并且带动了其他基建股的大涨,夸张的是整个水泥板块都涨停了。。这块的贝塔是基建50ETF(159635),大涨7%,昨晚估计很多人没想到会走成这样。

这里市场转向基建方向内核其实是估值修复,无论是上周的煤炭钢铁水泥还是中游的基建,估值实在都太低了,0.5-0.7倍PB的比比皆是,不少估值都只有7倍PE。虽然这部分公司现金流是不行,但遇到强事件驱动,来一次估值修复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从筹码逻辑上,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比较重要的可能:杠铃策略的超额收益可能要被削弱了,中游行业或许会有阶段配置的机会,这里让我们细细说。

这一轮杠铃策略的超额收益是从2022年开始的,2023年进入加速阶段,到今年上半年算是深入人心。背后相关的宏观同步指标就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开始下行,最近这1年逐步开始企稳。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代表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赚钱难大家才远离杠铃的中间,即强经济周期相关的品种,跑去买杠铃的两端:一端是极具稳定性的红利,一端是极具波动性的创新,但最近环境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杠铃的两端,红利这一块行情已经演绎的比较猛了,银行的持续上行。带来的是银行的股息率的下降,当前整个银行的股息率已经不到4%,相比三年前的股息率是有非常大的折扣的;而另一段创新方向。AI产业链持续新高。虽然说景气度还没有到头,但估值层面看打入了不少乐观预期。

接着是杠铃中部,跟宏观经济强相关的品种,最近这一个月最大的变化就是反内卷。内卷带来的是企业的利润率持续向前,而反内卷如果能成功,那后面我们将会看到企业的利润率有上行的可能。我们最近持续看的钢铁和快递就比较典型,供给侧的优化对于这两个行业的利润都有非常大的正向贡献。

而雅下水电站的投资让市场转向了需求层面的预期,虽然说1.2万亿的投资分摊到10年,每年的增量并不大,但如果后面能看到在“两重”项目持续发力,需求层面有增长就能加速各行业走出内卷的状态。

回到现实的数据上看,上半年5.3%的GDP增长,确认了经济的流量层面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也看到6月的金融数据里M2、M1、社融全面回升,数据是超市场预期的,从传统的策略框架上看,这些都指向了低估值的价值股可能会有一波行情。

至于这个方向能买什么,感觉还是得回归到行业供需去看,上游的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等逻辑都不太一样,对比清楚行业的供需关系是比较重要的。这条线我们前面上车了钢铁,这里新高后继续拿着就行。

下半年政策方向会成为市场炒作比较热的一个主题,最近市场交易反内卷已经算是打了一个样。往后推演,下半年还会有政策变化的方向就是央国企,这条线之前走的比较强的是具有红利资产,现在往后看红利标签没那么强的央国企也大概率会有估值提升的变化,这是现在市场关注度比较低的一个角落,而我们在这条线上关注的品种是央企改革ETF(512950)。

从行业配置的角度上看,央企改革ETF制造业的权重有40%,科技的权重也接近20%,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仓位是配置在了的中游环节,这是央企主题ETF里比较少见的配置类型。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对中游的环节是不太待见的,因为他们的利润率确实比较差,所以这个方向并不拥挤。

现在我们关注这条线是政策的估值提升机会,如果如果在下半年出现了利润见底的情况,那就是双击的机会了。下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月底的重要会议,值得期待下是否超预期的政策出现。

……

1、《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发布。最近市场一直有政策炒作的情绪,海南政策落地以后明天大概率要去炒地图了。这次的政策核心是给更多的通道吸引海外投资者来投资中国资产,多一个渠道总归是好事,但外资配置的钱要回流中国资产,还是得看到经济层面有正向的变化。

2、京东外卖新模式上线:首家自营外卖门店开业。最近外卖大战是缓过来一些,各大平台的补贴都没有之前那么猛了,小伙伴还说京东似乎花了钱,但最后没抢到太多的市场份额。这个新闻是值得注意的,京东把上游的商家的事给做了,背后就是想去赚供应链的钱。最后能否做成真的不知道,但可以明确,即时零售这个赛道,各个互联网厂商都是不会放弃的。

3、深交所:港股三花智控调入港股通。公司纳入港股通以后流动性会有比较好的改善,股价也会相对更有支撑一些。最近比较明显的是港股市场相对A股更强的状态还在持续,港股市场的机会当下依然需要重点关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