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涨势强劲,AI浪潮推动模型升级,政策支持显著。国产半导体预期提升,算卡突破备受关注。诺和诺德专利压力加剧,苹果中国市场收缩,消费电子创新不足。
市场最近走得实在是太强太强了,上证指数在3600点遇到了一些压力,大指数横盘了几天消化抛压,市场资金就转战到了双创上,创业板今天站上了2400,已经接近去年11月的收盘高位,科创50已经连续上涨11个交易日,短期趋势非常强。
科创板还是A股科技属性最强的板块,最近涨起来以后也有小伙伴来问我们怎么看这个方向,在科技方向,我们之前已经发车了,体验是不错的,这里再跟大家同步一下我们在这个方向的观点。
首先是科技方向现在最大的驱动就是AI浪潮,这点我们已经持续聊了两年,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理解我们的态度。AI工具确实是在提升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如果大家有深入使用AI相信都有感知。
而AI浪潮的持续推进最重要的就是模型的智能要持续提升,海外在这一点是比较领先的,OpenAI、谷歌、Meta、xAI、Anthropic是海外最为核心的几个大模型厂商,他们的投入都非常大,从最近Meta的抢人大战就能感觉到了,用上亿美金的年薪来抢人才,这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
国内在模型能力上相对落后一些,但最近这半个月我们陆续看到了Kimi、阿里和智谱都对自己的旗舰模型进行了更新,能力已经逐步赶上美国的头部大模型了,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开源的,这其实给其他公司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
模型能力在今年的夏季可能会有比较多的变化,8月初OpenAI就要发布GPT-5,海外头部厂商也会跟进发布自己的旗舰模型,而国内这边大家期待已久的DeepSeek R2可能也会发布,这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在科技方向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
除了科技产业自身进步以外,我们认为第二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政策的支持。今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年,科技肯定是十五五规划里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下半年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是重要全会审议规划编制建议,按照惯例大概率在10月召开,在此前后市场就会围绕十五五的预期来进行交易。
不论是科技自身的进步还是政策的支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让产业产生持续增长的现金流,也就是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商业回报。海外大厂已经通过AI实现了可观的收入提升,并且各个垂类的AI应用公司也爆出了快速增长的收入,国内现在总体是落后一步的,除了商业模式不成熟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算卡不足。
虽然说英伟达的H20已经可以卖了,但是在半导体层面我们还是要做到自主可控的。最近的产业层面也有很多利好消息传出来,存储的纯国产线似乎已经跑通,各大厂自研的推理芯片也在稳步推进,市场当前在逐步提升对国产半导体的预期,或许等到10月Mate80发布的时候,话题热度会达到一个顶峰。
最近市场虽然也是在关注科技,但更多的是聚焦在海外供应链的配套上,国产自主可控这一条科技线的涨幅其实相对滞后,标的都集中在了科创50ETF(588000)里,最近这十一连阳就说明市场对这个方向的预期开始提升了,下半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个明确的事件催化,后续走势值得期待,科技自主可控的贝塔盯着科创的贝塔就好。
……
1、诺和诺德美股盘前跌超19%。过去几年减肥要比较好的只有诺和诺德和礼来,但最近中国的减肥药也开始陆续上市了,明后年专利到期以后会有更多的仿制药出现,先发公司的壁垒是在被打破的。创新药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在专利保护期内会有比较丰厚的利润,一旦过了这段时间且没有重磅产品接力,可能就会面临非常大的经营压力。
另外对于美国市场也要注意懂王的扰动,5月实行的“最惠国价格”要求美国患者享受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同或更低的药品价格,这不仅会反应在二季度的业绩中,也会影响公司对全年营收的指引。
2、仕佳光子:上半年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1712%。AI方向的业绩总体看还是非常好的,仕佳光子一季度的业绩大超预期,最近这三个月走出了比较典型的净利润断层的走势。净利润断层是一个事件驱动的交易策略,但持仓是很多人没有处理好的,在产业趋势面前,跟随趋势最为重要,小级别的筹码抛压都只是扰动。
3、苹果在中国一家官方直营店将关闭。苹果手机没有创新以后市场份额就在被国产手机蚕食,这次关闭的大连直营店是第一家,但肯定不是最后一家。消费电子当前看确实没有太多的创新,AI眼镜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最近看产业进度是有些低于预期,或许等到明后年才能有适合放量的产品出来吧。
4、香港金管局: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金融创新是会产生很多机会,但中间也有很多风险,最近明显能感觉到港府在持续给稳定币降温。8月后可以开始接收材料了,但牌照的发放估计还要一些时间,后续推进也不会那么激进,接近时间点后对这个题材要注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