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成交额2.64万亿,科技方向领涨,特斯拉Robotaxi成本或降至0.3美元/英里。东方甄选波动因谣言,食品饮料、上游周期受关注。泡泡玛特业绩高增,小米汽车利润大涨。
市场今天冲高回落,收盘看略有下跌,总体是良性的。全市场成交额2.64万亿,流动性中枢继续上行,有成交额就有机会,不用太过担心。
结构层面,市场现在交易最热的就是科技了,英伟达链继续涨涨涨,牛市就是这样,没人知道主线方向能涨到哪。达链里不少个股从图上看已经走出了大级别的加速,后面有震荡也是正常的,即使是有波动也只是分化,不会立刻全部结束。
科技方向我们依然看好,最近从盘面看明显是有资金在高切低,后续如果高位的算力链走不动了,可以去看看低位的国产链和AI应用,这几天也在陆续起来。
科技方向有一个重点是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 GEN3的定型是接下来比较重要的事件,能成功入链营收就稳了。不过现在还没有消息,即使有也只是小作文,可信度不是特别高。
而特斯拉的主业汽车最近压力是蛮大的,今天还推出了6座的Model YL,33.8万的价格并不便宜,跟理想的i8一样,但内饰层面依然保持特斯拉传统的极简风,市场会不会买单还不好说。
而特斯拉的汽车业务要做起来,最大变化的可能还是Robotaxi。Robotaxi在德州奥斯汀已经运营一段时间了,价格是真便宜,有网友测试了0.97 英里的超短程行程,Uber 收费 12.36 美元,而 Robotaxi 仅需 1.97 美元,差价高达 84%。当然这是一个极端案例,把各种距离都考虑进来,现在Robotaxi还是相比Uber便宜了50%。
要注意的是,当前这个价格还不是Robotaxi的底价,随着后续专为Robotaxi业务而生的Cybercab量产,成本可能可以降到0.3美元/英里,对海外当下的网约车市场绝对是降维打击。
Robotaxi后续要是全面铺开,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就完全变了,在这个过程里比较重要的就是智驾能力的持续提升。特斯拉FSD 14预计将在下个月发布,这个模型的参数据说有10倍的提升,如果能在安全性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那加速奇点或许就来了。
接着我们再聊下两个没那么热门的方向,一个是食品饮料,一个是上游周期,这两块我们之前都已经有过发车,当下有些变化跟大家更新一下。
首先是食品饮料,白酒今天集体开涨了,消息上昨天常务会给了地产一些支持性的定调,后面估计会有一些政策动作出来。现在市场对宏观的预期是比较低的,基本面数据很差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从最近的表现看,市场似乎开始对利空有脱敏的感觉。
食品饮料下一个传统旺季是中秋国庆,今年大概率还是比较差的,9月中旬市场就会开始演绎预期了,到时候可以观察股价的反应,如果数据还很差但依然不跌,就说明已经跌不动,届时反转机会或许就要来了。
另一个我们比较关注的方向是上游周期,这两周港股和A股不少公司都是创了新高的。周期品海内外都有供给压降的逻辑,需求层面现在总体不强,不过未来1年美联储降息是比较确定的事件,中期看上游资源方向是蛮有机会的。
我们在这条线上已经投了化工和煤炭,最近都还在震荡期,当前走出来的一级行业是有色,往后我们也会找机会在这个方向上发车的。
……
1、今天下午东方甄选的这个波动真的是太夸张,最高摸到了53,收盘只有35,日内暴跌了36%,收盘看是一个巨大的墓碑线。。看到波动以后大家都在疯传到底是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波动,各个群里都有一些传言,不过盘后已经被俞敏洪澄清,就是彻底的谣言。
这波东方甄选的趋势确实夸张,趋势起来以后就没有像样的回调。最近感觉很多个股都是这样走趋势的,看着图非常诱人,但真正要参与进去还蛮难的。
2、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三季度是消费电子的传统旺季,各大厂商都会在三季度末的时候推出自己的新款,当下正是各零部件厂商拉货的时间。今年市场总体对于消费电子方向是预期比较低的,但在AI的推动下,手机业务可能会有超预期的可能。新品类我们关注的是眼镜,MR是各大厂商都在布局的品类,Meta后续要推新品,后天vivo也要出,据说体验还蛮好的,等后天发布的时候再看。
3、小鹏汽车第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人民币,预估183.8亿元人民币。小鹏最近出的车型确实还蛮不错的,感觉也是向小米学习了,更加注重外观。倒是理想最近出的车型让大伙感觉越来越迷,已经看不太懂这个设计是在追求什么。
当下汽车行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的,只有理解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才能保住市场份额活下来,未来一段时间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都是比较难的时期
4、泡泡玛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收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泡泡玛特今年确实是业绩拉动的上涨,主要的营收则来自于海外,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公司,算是中国企业里第一个成功的IP公司。IP产业的产值非常大,在美国和日本都成长出来了非常大的公司,相信在未来中国也能出现更多大市值的IP企业。
5、小米集团: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小米汽车对于公司的业绩拉动确实是太大了,今年出的还是中端版本,明年的高端版利润率会更高,小米汽车当前确实还没有看到上限,能如此迅速在汽车产业做到这个规模真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