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股价暴涨,带动半导体与A股算力链上涨。这轮上涨由基本面驱动,海外企业是主要买单方。此外,中国创新药因欧美专利到期将有巨大市场,长期确定性 strong。
昨晚甲骨文的这个上涨实在是太炸裂,收盘大涨35%,盘中摸到万亿美元市值,涨到马斯克的首富位置都让出来了。重要的是甲骨文的上涨带动了整个半导体的上行,博通收盘涨10%给了市场更强的预期,这个乐观情绪也带动了今天A股算力链的暴涨。
算力链大多公司都集中在创业板,所以也带动了今天创业板的新高,其他的指数也有上涨,但强度就没有那么高了。不得不说创业板确实有东西,从2010年开板以来到现在,每一轮大行情的核心个股大多都出自这。
市场能把算力链给打到这个市值背后是真正的基本面驱动,以前A股弹性大的都是小市值的公司,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基本面,所以只能炒估值和市值的弹性。但这一轮AI产业最不同的就是买单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赚到钱的都是卖给海外的企业。
海外厂商原愿意付如此高的利润率也是因为他们能赚到钱,英伟达在今明两年就要到千亿美元的利润了,A股去年上千亿人民币利润的也就只有10家公司,5个银行,2个保险,2个石油,1个运营商。制造业里宁德时代算是最强的了,去年也就只有500亿人民币的利润,最强的宁德也就500亿的利润。
产值空间决定了市值的空间,这一次AI产业的天花板不是在国内的某一家龙头公司,而是在海外。
我们之前在跟大家聊反内卷的时候也专门聊过一个话题,就是向外卷不是卷。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是非常强的,走出去赚外汇是非常大的趋势。前几年大家总在说出海的逻辑,大部分人没有太多的感受,最近这AI产业的上涨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更深刻的认知,海外市场才是中国企业该聚焦的地方。
当下通信设备这一条线已经被市场预期比较充分了,后面就是跟着图走,低位方向我们感觉电力设备还是有不少机会,这个行业国内的制造能力同样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海外很快就要缺电了,电力设备的投资加大是必然趋势。
另外今天医药方向有一个突发利空大家也比较关注,大概就是美国那一边有人搞事,不想医药企业买中国企业的创新药。这一类的消息在今年已经传了比较多次了,美国内部的阻力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他们的医药企业,对这个议案非常反对。
药的需求是非常刚性的,你生病了总得吃药,而当前中国的创新药开始逐步崭露头角,能治病的就是好药,总不会因为是其他国家的药就不吃了。而中国的医药企业成长了这些年后,确实开始进入到批量抢占市场的阶段,创新能力是在持续证明的。
前几天大摩出了一份医药的报告,标题很有意思,叫中国生物科技的创新曙光,核心有几个结论。
1、到2030或2035年,欧美制药市场将因专利到期产生400亿至1150亿美元的市场缺口。
2、缺口主要集中在肿瘤(400亿美元)、免疫学(330亿美元)和心血管代谢(230亿美元)领域。
3、到2040年,源自中国的创新药年销售收入将达到近2200亿美元,而2030年这个数字预计为340亿美元。
4、到2040年,在美国FDA批准的新药中,将有35% 来自中国。
通篇报告在非常积极看多中国的创新药行业,欧美医药企业专利到期以后,就必须要靠引入新药来延续公司的增长,并购和BD是必然会做的事。今年我们已经看到非常多的大额BD单子了,这个只是趋势的起点,后面还会持续延续。
当前中国创新药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TACO(无可替代)交易,长期确定性非常强,今天低开后能走成这样,说明看好这个趋势的人非常多。我们在这一块还没有头寸,后面会找合适机会上车的。
……
1、国务院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这是统一大市场下的一个重要动作,最终的目的就是释放生产力。这里面会带来比较多的变化,比如数据要素的使用已经说了好多年,但真正用起来的还是少数,随着改革的推进,数据要素的潜力可能就要被挖掘出来了。这种底层的变化阻力很大,需要时间,但一旦成功就会走出非常不一样的路子。
2、摩根士丹利: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三年高位。过去这几年流入的外资大多是非美资金以及对冲基金,这次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感兴趣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事。当前叙事依然是美国科技AI的外溢,关注算力产业链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后面数据有向上的好转,特别是内需层面给出分子端向上预期时,总量空间可能会非常大,中长期我们对市场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
3、“高德扫街榜”上线一天用户超4000万。一天的用户超4000万数量还是蛮大的,不过相信大伙大多都是点开看了看。美团过去这些年建立的壁垒这一回完全被打破了,三四季度的经营层面会有比较大的压力,现在股价还处于下行趋势中,下一个节点是三季度财报出来后公司管理层跟市场沟通预期,此前保持观察就好了。
4、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预估为2.9%。CPI的数据符合预期了,9月份美联储降息已经没有阻力,海外降息以后国内的货币可能也会有动作,从宏观环境上看当前确实是权益非常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