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小组 - 摸鱼不成 默默搬砖

LME铜价突破1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市场内部出现“高切低”切换,资金从光模块流向存储。此外,新能源行业因供给过剩关注需求,反内卷逻辑或带来第四季度行情。

市场今天盘中表现还是比较强的,上证指数再创新高,不过下午盘面上出现了一些抛压,尾盘略有回落,从趋势的角度上看没有任何问题。成交层面,全市场的成交也恢复到了2.5万亿,市场流动性依然保持稳定。

今天盘中波动比较大的就是光模块方向,昨天晚上美股科技有波动,对国内映射的关联板块情绪有些扰动。

另外不少人也在讨论大摩发的一篇报告,核心内容就是说光模块涨多了要止盈,我们问了核心买方小伙伴,他们的说法是这个研究员之前并不是光模块研究核心圈子,所以这篇报告并不是很重要。

不过一个资产涨多了总是会有更大的阻力,这两天我们看到了一张图,显示有人统计了5个AI核心个股的成交占全市场成交的比例,当前看已经达到7%了,这个流动性确实是比较集中的。

我们从另外一个维度做了一个更客观的统计,把全市场前十成交额个股的成交额占比数据拉了出来,结论就是当前确实是偏拥挤了,但还不算特别高。

前十个股成交额占比

从总量层面上看,融资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例虽然还没到2015年的高位,但这已经摸到2021年的高位了,场内资金杠杆已经用得比较充分,后续的增量确实得靠场外。

融资买入额占比

不过从当前经济情况看,比权益更具有赚钱效应的地方并没有出现,所以大家的想法都是调仓不减仓,当下资金选择高切低是可以理解的。科技内部的变化比较明显,主要是往低位的存储方向去切换,存储的涨价周期是比较明确的,Q3公司都要盈利了,之前市场一直没有反应,最近是美股的美光表现还不错,才有资金开始切换过来。

我们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喊科技内部“高切低”的标的其实是恒科,今天走势也是相对比较强的,继续创新高,核心中军阿里也是继续大涨。过去这两年海外云服务厂商涨了非常多,中国的云服务厂商其实是落后的。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走起来很符合逻辑,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继续跟着趋势走就好。

另外我们关注的上游资源这条线最近表现也非常好,全球需求驱动的是有色,铜、铝、白银今天都创了阶段新高,其中LME铜站上了1万美元的重要关口,沪银期货也首次站上了1万,创下了历史新高,而白银现货也只跟2011年的历史高点差15%左右了。

沪银主连

这个月美联储会开启降息,这对于上游资源来说都是利好。后面我们要关注的是鲍威尔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跟市场沟通,如果能偏鸽,向上就还会有进一步的驱动。

国内这一块的重点则是反内卷的逻辑,我们关注的钢铁今天也站起来了。钢铁由于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后续的利润修复是非常确定的,这里我们跟着走就好。

另外新能源行业的反内卷大家也比较关注,对于这块我们想补充几个细节。

大报报道,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截止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千瓦。

上峰同时提出十五五的新型储能发展目标,2025-2027预计全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2027年底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

现在市场反内卷的逻辑都还是从供给层面出发的,因为很多行业的供给过剩幅度非常大,比如代表性的光伏产业。但对于一些供给过剩不是那么多的行业来说,供给出清是一方面,但需求层面也是要关注的,比如电池。

过去几年无论是碳酸锂还是电池的产能都增加了很多,电动车的渗透率已经抬升到了较高的水平,光靠动力电池要消化这一部分的产能是需要比较长时间的。

前面的大报新闻就是市场对于储能电池预期有比较大的变化,一是数据中心对于储能的需求有较大的提升,二是国内电价下降以后,提升了储能的经济性,IRR能算过来以后资本就开始大规模介入了。

第四季度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时间窗口,如果某些行业出现了需求大幅向上调升,那么就会进入困境反转交易,这是第四季度除了反内卷以外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政策视角。

供给、需求,两边都会变!

……

1、证监会严肃查处东方通严重财务造假案件。最近这两年监管对于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这一次东方通注定是要退市了,并且罚了两个多亿,这个规模还是蛮大的。当下的市场跟10年前已经差别非常大,在高成长赛道的好公司回报是非常高的,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垃圾公司上。

2、8月M1-M2剪刀差收窄至四年最低。从金融数据的情况上看,当前流动性的状态是在好转的,一般来说金融数据会领先经济数据6~9个月,现在往后推,在明年上半年可能就会看到经济数据有向上的变化,届时如果市场进入基本面分子推动的行情,会走的更为扎实一些,结构上的机会也会更多。

3、三大运营商将为苹果提供eSIM支持。eSIM在几年前三大运营商都推过,后面把这块业务暂停是运营商担心客户转移过快,本质上是一种防守的动作。现在苹果出了iPhone 17air,四季度还会有国内的厂商出支持eSIM的手机,各大运营商都要恢复这块业务来抢新客户。市场有的人已经开始预期这或许会引发最后三大运营商在套餐价格上的竞争,现在还没有这个苗头,后面值得观察。💸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