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砖小组说的“大钱”指居民资产配置转向理财。理财新思路是先求稳再求高,通过多资产配置降波动,并设置持有期。招银理财的“安盈优选”系列即为此思路,三年内规模增长1万倍。
昨天和招银理财洪总的直播给我很多启发,做了很多笔记,今天也跟大伙分享下。
首先就是洪总的一个洞察,短短几年,陆家嘴地铁站基金公司的巨幅广告的主角已经换了好几轮。
最开始是“明星基金经理”的海报,贩卖的是个人IP和辉煌的过往业绩,当时饭圈文化席卷基金行业,怼了好几个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出来。
后来市场一熊,大家都给干出PTSD了,海报主角变成了各类指数产品,强调的是工具属性和对个人能力的“祛魅”。而现在,一种新的理念开始出现——“工业化思路造基金”。
广告词的变化,就是整个资管行业范式转移的缩影:从依赖个人能力的“作坊模式”,向追求可复制、系统化的“工业化模式”转型。
这种转型对机构来说确实是对的路子,系统性构建框架后少了点艺术,多了点科学,对于结构而言更可持续,对于客户而言也更好理解。
这场转型的背后,是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居民资产配置的结构性变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款搬家”。如何承接这部分资金?整个行业都在探索。
早期的“明星基金经理”模式被证伪,因为个人风格总有周期,规模大了也难做,这就是个“不可能三角”。现在指数化浪潮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对于习惯了银行理财的稳健型投资者而言,指数的波动依然过大,无法直接作为替代品 。
那到底什么才是最优解?昨天直播里,洪总的思路给了我一些启发。他提到他们有个叫“安盈优选”的系列,三年里实现了1万倍的规模增长,这个增长的倍数让我感觉非常震惊,他们的解法就是资金认可的方向。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总结了三个关键点,也是咱们以后可以参考的理财新思路:
一是在心态上,先求确定性的“稳”,再求收益率的“高”。出来理财的大钱,最看重的还是安全。招银理财通过“组合降波”的策略,把产品的波动性控制住了,避免我们因为害怕市场涨跌而追涨杀跌,这样才能真正“拿得住”。
二是在方法上,实现降波的方法是“配置”思路,而非“单一资产”。大资金的套路并不是全攻全守,而是追求多资产的低相关,实现资产的平稳增长。
我们的投顾组合也是类似的思路,汇智是以红利为基础,阶段性加上权益资产来增强收益,B计划则是专注海外资产,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我们构建的多资产组合。
而招银理财多资产的方向会更多,比如可以通过“量化+”产品参与量化私募,“黄金+”参与到黄金,并且理财牌照是灵活的,还可以参与到非常多的海外资产。
策略多资产其实会让人有些担心,但招银理财的产品是“白盒化”的,赚了亏了都能归因清楚,让人投得明明白白。
三是在机制上,产品设置了持有期,用“时间”换“空间”。做股票或者基金大家总会换手比较高,背后的核心原因是资产波动比较大,让人体验不舒服。安盈优选由于本身就是“组合降波”策略,只要持有期足够,就会有收获。
直播中洪总提到,他们的代表性产品只要持有满360天,客户的盈利概率就超过了95%,从替代定存的思路来看待这个产品,还是蛮好的。
在这一块跟我们组合的理念也是类似的,我们希望大家通过定投的方式来参与到组合里,而不是一把梭哈。用比较长的时间思考清楚自己的资产配置,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就能获得合适稳定的回报。
这三点结合,构成了银行理财在“工业化”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销售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提供一个经过系统性设计的、风险收益特征明确的“解决方案”。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策略,招银理财的成功背后还有一些“隐性”的优势。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很多机构都退出了含权类资产的投资,招银理财是最早进入权益市场的机构,也是为数不多坚持下来的机构之一。
另外,凭借强大的渠道支持,招银理财能够在市场特别难做、产品特别难发的时候,依然能发行产品,做出对投资者更有利的逆势布局,这种坚持让它们在市场低谷时,依然能为客户提供一个满意的回报。
昨天直播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投资者的心态确实在变。大家不再简单地“二选一”,而是在“可接受的风险”和“超越存款的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资管行业的“工业化”浪潮,加上“存款搬家”的时代趋势,正在改变我们管理财富的方式。这个趋势,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
1、市场今天波动是真的大,上午整个赚钱效应还是蛮好的,但到午后风格急转直下,盘中跳水幅度非常深。到收盘各大指数都收中阴线。个股层面超过4000家下跌,赚钱亏钱相应还是蛮狠的。
市场从六月下旬开始的这一轮行情已经持续接近三个月了,中间没有特别大幅度的调整。今天创新高后出现放量下跌是需要警惕的,小级别已经明显已经出现了背离,技术上看这就是左侧信号,后续总量极有可能要转入震荡状态了。
总量进入震荡后,赚钱的难度会提升,交易容错率也会降低,这时候就要更加重视节奏以及基本面逻辑。科技是这一轮市场的主线,一般来说主线不会立刻熄火,只是市场会精巧细选逻辑去做交易,今天走出来的机器人和半导体设备还有点意思。
机器人方向最近有不少刺激,今天上午市场传言特斯拉拿到了外部的首个大订单,据说是下了一万台Optimus,消息直接带动了今天机器人产业链的大涨。
机器人毫无疑问是星辰大海,Optimus V3如果把手的难题给解决了,确实会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市场当前往这个方向交易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要走基本面推动的行情,还得需要特斯拉最后确定供应商。
半导体设备今天涨起来,是市场对先进制程扩产的预期开始提升了。最近对英伟达的限制以及国产芯片的陆续亮相,背后指向的卡点就是先进制程产能。当下,国内先进制程产能是不够的,后续必然会扩产,在明年大概率会看到国内晶圆厂资本开支的上行,这指向的景气机会就是半导体设备和材料。
这条线我们关注的贝塔是半导体设备ETF(159516),今天在盘中涨幅最高的时候接近8%,弹性还是蛮大的,后续先进制程扩产的机会可以多看这块。
市场今天盘中出现了巨震,筹码松动后要关注成交额的变化,如果出现急剧缩量,那么大概率就要等到节后才会有比较好的机会了。
2、Meta发布首款内置显示屏智能眼镜。今天上午的发布会我看了,在展示功能的时候翻车了两次,确实有点掉链子。这几年大家对于智能眼镜这个产品寄予厚望,但事实上它还是在小圈子里比较流行,没有真正扩圈。这次Meta出的眼镜功能还是蛮好的,但就是不稳定,等后续几个月再来观察销量吧。
3、华为徐直军:明年Q1推出昇腾950PR芯片。今天华为开全联接大会,正式给市场披露了后续芯片推出的时间表,从明年开始昇腾每年都会有更新,敢把时间写出来是好事,说明产能供给层面确实得到了解决。
这一次产品的推出比较有意思的点是性能,虽然单卡是比不过英伟达,但华为把自己看家本领通信融入进来了。CloudMatrix 384大家感觉已经不小,明年和后年更夸张,要出8192颗和15488颗的超节点。现在大家都说国内AI发展是卡在了算力上,但我们要相信中国工程师的能力,咱是肯定不会卡在一个工程问题上的。
4、英伟达将收购50亿美元的英特尔股份,每股作价23.28美元。这个新闻看到确实有点意外,没想到英特尔最后是靠英伟达救过来了,后续这两家半导体公司肯定会大范围合作。这个强强联合对AMD和ARM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潜在的影响还要继续观察。💸